錐麓古道行程
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,也是一條歷史的刻痕,一條天空步道,一條在日據時代太魯閣族人在那7百多公尺的垂直峭壁上用他們血淚,汗水、一刻一鑿、一分一吋所開鑿出來的橫越道路,這條為了戰爭、統治,日本人無情的動用原住民,數次以血淚修築,日人強迫太魯閣族人從懸崖上垂降、開鑿,危險的工事讓太魯閣族人死傷無數,也蘊藏著可歌可泣的故事。站在具有百年歷史的古道上,一側是山壁,另一側便是萬丈深淵堅硬的大理石山壁上,封閉多年的錐麓古道,由於古道景色雄奇壯麗,斷崖垂直落差達千餘公尺,比台北101要高出許多,也造就了今日保存最為完整、景色最為壯觀的錐麓古道,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。錐麓古道全長10.5公里,從燕子口經錐麓吊橋經巴達岡至斷崖入口,路程多為緩坡,偶有階梯,路況平整易行。建議心臟病、高血壓、氣喘或懼高症患者及幼童勿參加。
之所以說是為了錐麓古道而選在週間出發的原因是,古道每日只開放48人進入(假日時為72人),需提前辦好入山申請。從網路看到的資訊不外乎是,全長十公里左右的路程,大約需要五到七小時才有辦法走完,再者是驚險的五百公尺長的錐麓斷崖。另外由於不同點進出的關係,使得兩點間的交通方式也是需要考量的問題,也因此我們選擇早上八點半就出發,預計下午三點以前可以抵達燕子口搭上接駁車回到慈母橋開車。太管處建議的錐麓古道起點為慈母橋,終點為燕子口,這樣的走法自然有漸入佳境的快感,尤其抵達3K附近的錐麓斷崖時,那種內心的爽快真是難以形容。
古道的入口處並沒有人員進管制,大家就自動自發的把事先申請的入山許可丟在旁邊的木造信箱內,就開始從這段看起來沒有路的地方動身。古道的開頭是沿著河床邊走,有一兩處不好走的地方架上鐵梯輔助,另外有路線不明的地方加上指標幫忙,都可以很輕易的辨識出路線的方向,這段大約1.5公里的路程中不斷盤旋上爬,即便經過一個小時,慈母橋也還在我們的腳底下而已。由於當天出發點的位置為背風面加上天氣悶熱(即使沒有烈日曝曬),出發沒幾分鐘所有人的身體都拼命的噴汗,衣服一路上溼了就再也沒有乾過。結果這段路程走了一個多小時,大家內心都盤算著:要是整路都這樣,搞不好天黑的時候都還下不了山。不過還好,之後的路途有許多是健行山路的狀態,因此速度可以是這種山路的三四倍以上,也就不那麼擔心。